背景:

大学 - 中国 - 书籍 - 传播

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点击量:205

试读量:0

购买量:0

分类:传播

字数:0

开本:16

更新时间:2017年11月15日

作者

+
郭庆光,现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受国家公派赴日本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留学, 1987年获社会学(B新闻学)硕士学位;1992年博士学位课程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1997年任新闻学院副院长,1999年至2005年任院长,2009年调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目前兼任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考委新闻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网络协会监事长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学理论。

目录

+

摘要

  前  言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序言》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第一版自1999年面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伴随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和高度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传播学本身也由一门生疏的舶来学科变成了与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每个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热门学科,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学科地位和重要影响。这一切都说明,传播学适应了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价值。
  近年来,传播学和人文社会其他学科的融合也是令人瞩目的,它被广泛借鉴与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以至于一些学者提出了传播学的“泛化”现象。我认为,传播学“泛化”问题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意味着传播学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会高度媒介化、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不仅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同时也为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第二,传播学“泛化”也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众多学科都在关注传播现象、研究传播问题的状况下,作为“本家”的传播学应该做些什么?换言之,传播学的学科相对独立性是什么?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崭新环境中,这个学科的立身之本是什么?只有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我们才不至于在“泛化”陷入自我迷失的境地。

  ……


  免费试读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逐渐发生了融合,例如,有的学者将传播定义为“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有的学者则认为传播即“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这些概念,使我们对传播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然而,上述定义仍然使我们有些迷惑:这种社会互动,究竟是意义引起的还是符号引起的?因为如上所述,有些定义强调的是符号,而另一些定义强调的则是意义。这个问题,直到信息科学出现才得到解决。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便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
  有了信息的概念,传播概念的阐述就更为简洁和确切了。事实上,从20世纪40年代信息科学诞生以后,许多传播学家在界定传播概念之际都突出强调传播的信息属性。例如,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写道: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D另一位传播学者阿耶尔则更明确地指出: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应该指出,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并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信息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扩大了传播学的视野。因为从信息科学的观点来看,传播并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客观的机制在维持物质的运动和系统的运行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个观点,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考察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
  ……